| | 首页
返回ChemicalBook首页--->CAS数据库列表--->674-82-8

674-82-8

基本信息更多
【中文】

二乙烯酮
【英文名称】

4-METHYLENE-2-OXETANONE
Acety ketene
ACETYLKETENE
But-3-en-3-olide
DIKETENE
KETENE DIMER
3-buteno-beta-lactone
3-Butenoic acid, 3-hydroxy-, beta-lactone
3-hydroxy-3-butenoicacibeta-lactone
4-methylene-2-oxetanon
Diketen
diketene,inhibited
Ethenone, dimer
ethenone,dimer
Vinylaceto-beta-lactone
Vinylaceto-lactone
Ketenedimer,99%
Dikitene
Diketene(DK)
4-Methyleneoxetan-2-one
【CAS】

674-82-8
【中文名称】

二乙烯酮
双烯酮
双乙烯酮
乙酰(基)乙烯酮
3-羟基丁烯酸-β-内酯
4-亚甲基-2-氧杂环丁烷酮
乙烯基乙烯酮
乙烯乙酸-β丙酯
乙烯乙酸-Β-内酯
倍羰烯
雙乙烯酮
乙酰基 烯酮
二烯酮
【EINECS 编号】

211-617-1
【分子式】

C4H4O2
【MDL 编号】

MFCD00005173
【分子量】

84.07
【MOL 文件】

674-82-8.mol
【所属类别】

农药中间体: 杀菌剂中间体: 其他类杀菌剂
物理化学性质回目录
【外观性质】

无色液体,有刺激气味。
【溶解性】

溶于水、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 】

-7.5°C
【沸点 】

69-70 °C100 mm Hg(lit.)
【密度 】

1.09 g/mL at 25 °C(lit.)
【蒸气密度】

2.9 (vs air)
【蒸气压】

7.9 mm Hg ( 20 °C)
【折射率 】

n20/D 1.439(lit.)
【闪点 】

95 °F
【储存条件 】

2-8°C
应用领域回目录
【用途一】

作为有机合成试剂,用于制备农药、染料、颜料中间体=、乙酰乙酰苯胺(AAA)及吡唑酮(PMP)衍生物。
【用途二】

用作染料、颜料、农药、医药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用途三】

双乙烯酮是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可以制备杀菌剂拌种灵、禾穗胺、萎锈灵、恶霉灵、二甲嘧酚、乙嘧酚,杀虫剂久效磷、磷胺、蝇毒磷、胺丙畏、嘧啶氧磷、百治磷、二嗪磷、杀线威、抗蚜威、乐果、氧乐果,除草剂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喹禾灵、毒草胺、莎稗磷等。
【用途四】

双烯酮的反应能力很强,可衍生多种产品,是精细化学品染料、医药、农药、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助剂等的原料。双烯酮和二乙胺反应得到的乙酰乙酰二乙胺是有机磷杀虫剂磷胺的中间体;而与一甲胺反应得到的乙酰乙酰甲胺则是久效磷的中间体。双烯酮与氨反应生成乙酰乙酰胺,用于合成染料中间体1-(4-氯苯基)-3-甲基-5-吡唑酮、1-(4-磺酸基苯基)-3-甲基-5-吡唑酮;双烯酮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酰乙酸乙酯,用于合成染料中间体1-苯基-3-甲基-5-吡唑酮、1-(2,5-二氯-4-磺酸基苯基)-3-甲基-5-吡唑酮等。由这些中间体可制得染料永固黄G、酸性媒介枣红BN、中性橙RL、中性棕5RL、中性深棕BRL、酸性嫩黄G、弱酸嫩黄G、酸性嫩黄2G、活性嫩黄K-6G、活性嫩黄M-5G、活性嫩黄X-6G、中性桃红BL等。1-苯基-3-甲基-5-吡唑酮及其衍生物更多用于解热镇痛药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安乃近等的生产。双烯酮还可用于氨基酸的合成。双烯酮和邻硝基苯胺、乙醇胺为原料,可制得饲料添加剂喹乙醇(快育灵)。双烯酮用于合成多种杂环化合物,例如合成吡咯衍生物、异噁唑衍生物、吡唑酮衍生物、嘧啶衍生物、噻唑衍生物、喹啉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呋喃衍生物;双烯酮还可以与一系列化合物反应,生成吡喃酮、吡啶酮、二氧六环、噁嗪及黄酮类化合物等。
安全数据回目录
【危险品标志 】

Xn
【危险类别码 】

R10-R20-R40
【安全说明 】

S3-S36/37-S33-S24/25-S23-S16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2929 6.1/PG 2
【WGK Germany 】

2
【RTECS 】

RQ8225000
【F 】

19-21-27
【危险等级】

6.1(a)
【包装类别】

I
制备方法回目录
【方法一】

其制备方法是在催化剂磷酸三乙酯的存在下,使乙酸在700℃左右热裂解,脱水生成乙烯酮,净化的乙烯酮气体在吸收塔内二聚化生成双乙烯酮。若温度过高,已生成的双乙烯酮会发生高聚生成多聚乙烯酮,同时在乙酸热裂解过程中必须加入阻聚剂氨气以免乙烯酮分解。其工艺是乙酸经气化器(在约40 kPa下)气化,在乙酸蒸气中加入乙酸投料量的0.3%的磷酸三乙酯,然后经预热器加热至反应温度,迅速通过裂解管,并加入阻聚剂氨,反应物经冷凝分馏,分馏出未反应的乙酸,冷凝器内的乙烯酮混合气体在双乙烯酮吸收塔内生成双乙烯酮(以双乙烯酮吸收),再经薄膜蒸馏而得成品。反应方程式如:CH3COOH[磷酸三乙酯]→[750~780℃]CH2CO+H2O
【方法二】

工业上乙酸制取双烯酮,也可用丙酮、乙酐、乙酸酯为原料进行热分解。丙酮热分解法可用于小规模生产,这种方法由于副产甲烷,得到的乙烯酮气体的纯度低,同时要除去残留的丙酮也比较困难。冰醋酸在磷酸三乙酯存在下,于750-780℃裂解得乙烯酮,再于8-10℃聚合生成双乙烯酮。
上下游产品信息回目录
【上游原料】

乙酸-->丙酮-->聚乙烯-->乙酸丁酯-->乙烯酮-->磷酸三乙酯-->阻聚剂
【下游产品】

乙酐-->乙酰乙酸乙酯-->氯乙酰氯-->依达拉奉-->乙酰乙酸甲酯-->N-乙酰乙酰苯胺-->山梨酸-->颜料红 122-->精喹禾灵-->脱氢乙酸-->丁酸酐-->alpa-乙酰基-gama-丁酯-->安赛蜜-->咪草烟-->4-氯乙酰乙酸乙酯-->安塞蜜-->邻甲氧基-N-乙酰乙酰苯胺-->奥拉多司-->乙酰乙酸叔丁酯-->N,N-二乙基乙酰乙酰胺-->马尼地平-->盐酸阿米替林-->2-氨基-4-甲基-5-甲酰苯胺噻唑-->N-甲基乙酰基乙酰胺-->乙酰乙酸异丁酯-->2'-氯-N-乙酰乙酰苯胺-->磷胺-->1,3-丁二酮胺-->2'-甲基乙酰乙酰苯胺-->乙酰乙酸正丁酯-->芸苔素内酯-->庚二酮-->N-乙酰基-N-(4-氯-2-硝基苯基)乙酰胺-->1-(2,5-二氯-4-磺酸苯基)-3-甲基-5-吡唑酮-->乙酰乙酸犍牛儿酯-->双乙酰乙酰-3,3'-二甲基联苯胺-->乙酰基乙酰对甲氧基苯胺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回目录
【MSDS 信息】

二乙烯酮(674-82-8).msds
674-82-8(安全特性,毒性,储运)回目录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硝铵)、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刺激数据】

皮肤-兔子 20 毫克/24小时 中度;眼睛-兔子 0.05 毫克/24小时 重度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560 微升/公斤;口服-小鼠 LDL0: 80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起作用; 燃烧释放刺激烟雾
【类别】

有毒物品
【灭火剂】

水、泡沫、砂土。
【职业标准】

STEL 1 毫克/立方米
毒性防护回目录
【防护措施】

对组织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具有催泪性,中毒严重者能引起肺气肿、肺水肿,甚至肺出血而死。动物MLC:猫1.0~1.5mg/L,家兔2.5mg/L,大鼠3.0mg/L。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5~1.0mg/m3。操作人员应配戴防护用具。溅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严重者延医诊治。
包装储运回目录
【常规方法】

本品易燃,应贮于铝制或搪玻璃容器中,低温(0~5℃)存放。运输中不得与火、无机酸及水接触,严禁撞击,以防爆炸。按易燃化学品规定贮运。
图谱信息回目录
【图谱信息】

二乙烯酮(674-82-8)红外图谱(IR1)
二乙烯酮(674-82-8)核磁图(13CNMR)
二乙烯酮(674-82-8)核磁图(1HNMR)
知名试剂公司产品信息回目录
【Sigma Aldrich】

674-82-8(sigmaaldrich)
"674-82-8" 相关产品信息
109-92-2 57-57-8 625-38-7 503-30-0 108-05-4 78-94-4 1321-74-0 674-82-8 123-54-6 88-12-0 109-97-7 75-36-5 10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