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calBook English  Japanese  Germany

网站主页 >> CAS数据库列表 >> 铜

概述 发现历史 物理性质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主要用途 铜冶金 炼铜原料 毒性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铜 试剂级价格

CAS号:7440-50-8
英文名称:Copper
英文同义词:Cu;m3r;m3s;cum3;COPPER;cda101;cda102;cda110;cda122;ce1110
中文名称:
中文同义词:铜;铜粉;铜粒;铜箔;铜棒;铜线;銅箔;铜靶;铜块;海绵铜
CBNumber:CB2165990
分子式:Cu
分子量:63.55
MOL File:7440-50-8.mol
化学性质
熔点 : 1083.4 °C(lit.)
沸点 : 2580 °C
密度 : 8.92
闪点 : -23 °C
储存条件 : 2-8°C
form : wire
水溶解性 : insoluble
Merck : 13,2545
稳定性: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acids, active halogen compounds, chlorine, fluorine, iodine, bromine, ammonia. May react explosively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CAS 数据库: 7440-50-8(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Copper(7440-50-8)
EPA化学物质信息: Copper(7440-50-8)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F,N,Xi,Xn
危险类别码 : 17-36/38-11-52/53-67-65-62-51/53-48/20-38-53-50/53-50-68/20/21/22-20/21/22
安全说明 : 5-26-16-61-62-36/37-60-36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3089 4.1/PG 2
WGK Germany : 3
RTECS号: GL5325000
F : 10
HazardClass : 4.1
PackingGroup : III
毒害物质数据: 7440-50-8(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铜 MSDS


铜粉

铜 化学药品说明书


自然铜|药典2005版

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概述
铜是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1B族元素,一种最重要的重有色金属。元素符号Cu,原子序数29,相对原子质量63.546。铜在常温下为固体,新断面呈紫红色,加热易氧化。铜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较好的耐蚀性,变形阻抗较低,能承受高度的冷变形而不破裂,是一种重要的重有色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电子、电工、机械、建筑和运输等工业部门。铜的化合物有数百种,但以工业规模生产的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五水硫酸铜,或称胆矾(CuSO4·5H2O),其次有波尔多液 (Cu (OH)2·CuSO4)、偏亚砷酸铜 (Cu (AsO2)2)、醋酸铜 [Cu(CH3COO)2] 的复合物、氰化亚铜 (CuCN)、氯化铜(CuCl2)、氧化亚铜 (Cu2O)、氧化铜 (CuO)、碱性碳酸铜和环烷酸铜等。铜盐可用作农业杀霉菌剂。硫酸铜可用作催吐剂和黄磷灼伤的局部解毒剂。
发现历史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约一万年前,人类就认识了自然铜,并将它锤打成小锥或小钉等。迄今发现人类最早炼制的铜器当推伊朗境内泰佩海亚出土的刮刀、凿子和锥子等,年代约为公元前3800年。1978年在甘肃省东乡马家窑类型遗址中出土的锡青铜小刀,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青铜器件,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750年,这表明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中国早在公元前770年就掌握了竖炉炼铜技术,宋元丰元年(1078年)铜产量达到7300t,铜冶金技术已达相当水平。
物理性质
铜是仅次于银的优良的导电和导热体。常温下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分别为银的94%和73.2%。
铜原子的外电子层构型为〔Ar〕3d104s1。铜在形成化合物时可失去4s轨道的1个电子,也可同时失去3d轨道中的1个电子,所以铜主要有+1和+2两种价态。常温下铜的氧化态以+2价为主,高温时低价态化合物稳定。
铜有63Cu和65Cu两个稳定的天然同位素,63Cu含有29个质子和34个中子,65Cu含有29个质子和36个中子。已知铜有9个不稳定的同位素。
铜在室温的干燥空气中能稳定存在,但长期放置在含CO2的潮湿空气中时,会生成绿色的碱性碳酸铜,俗称铜绿。
2价铜的电化当量为0.329mg/C。铜不能置换酸性水溶液中的氢,也不溶于盐酸和没有溶解氧的硫酸中,但可溶于具有氧化作用的硝酸中。铜与碱溶液作用很慢,但易与氨水反应,形成配合物。铜易溶于醋酸等有机酸中。可溶铜盐一般都具有毒性。
铜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纯铜具有十分良好的延展性,可加工成很细的丝和很薄的片。铜又是优良的导电和导热体,其导电和导热能力在金属中仅次于银。微量杂质的存在都会使铜的导电能力大为降低。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人食物中每日进入2~5mg,因铜广泛分布于食物中,膳食的铜含量已足够满足机体需要,故缺铜现象尚属罕见。铜的最丰富来源是肝、肾、牡蛎、坚果(如核桃等)、葡萄干及豆类等。牛乳中含铜很少。食物中的铜由胃肠粘膜吸收20~30%。铜离子与血浆中白蛋白疏松结合,进入肝脏后可与α2球蛋白结合,形成铜蓝蛋白。然后从肝脏进入血液。铜在体内主要贮留于肝、脑、肾等组织。血清铜浓度为0.1mg%。动物实验证明,酸及高钙可分别促进及抑制铜的吸收。许多无机阴离子对铜的吸收影响更大; 食物中过多亚硫酸盐会显著减少铜的吸收。在正常情况下,摄入的铜主要由粪便排出,尿中含量甚少,仅约4~30μg/d。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肝豆状核变性病,是由于大量铜离子慢性沉积而引起脑基底节的变性和肝硬化,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主要用途
由于铜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在各工业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铜的重要性和消费量仅次于铁。20世纪60年代后,才让位给资源更丰富、价格更便宜的铝,退居第三位。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铜消费比例列于表2。就世界范围而言,铜产量半数以上用于电力和电子工业,如制造电缆、电线、电机及其他输电和电讯设备。20世纪80年代后,铜在电信上的部分用途被光导纤维所代替。铜也是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
由于铜的导电性很好,广泛应用于电气工业中,制造电线电缆需要纯铜(含量99.95%以上),是将粗铜用电解法精炼而成。铜能与锌、锡、铝、镍、铍等形成多种重要合金。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用于制造轴承、活塞、开关、油管、换热器等。铝青铜(铜铝合金)抗振能力很强,可用以制造需要强度和韧性的铸件。铜镍合金中的蒙奈尔合金以抗蚀性著称,多用于制造阀、泵、高压蒸汽设备。白铜是铜镍合金,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用于精密机械制造。铍青铜(含铍铜合金)的力学性能超过高级优质钢,广泛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部件、工具和无线电设备。
铜的化合物是农药、杀菌剂、颜料、电镀、原电池、染料和触媒的重要原料。
无氧铜由于其纯度高,且无氢脆问题,因而使用在波导、真空管和晶体管部件、玻璃和金属封结、同轴电缆以及超导磁绕组的稳定化处理等方面。韧铜用来制作铜母线、接触器、各种类型的导体、雷达部件、开关和接点等。上述两种铜经加银处理的用于制作需要抗软化器件,如变压器、发电机和大型同步发电机的绕组等。磷脱氧铜主要用于制作电冰箱和空调器用管,整流器和输水管或输气管等(当导电和导热以及焊接性能或钎焊性能需要时)。易切削铜主要用于制造螺纹制品和其他焊嘴、夹具、端子和开关部件等。
铜冶金
从铜精矿、铜矿石或其他含铜原料提取铜可用火法炼铜,也可用湿法炼铜,主要取决于原料中铜的矿物类别、含铜量以及当地能源、气候和其他经济条件。湿法炼铜通常适用于处理氧化矿、低品位废矿和复杂难选矿。火法炼铜用于处理各种铜精矿,硫化矿主要用火法冶金处理。铜再生也属铜提取冶金范畴。
火法炼铜具有温度高,反应速度快,中间产物含铜量高,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主金属产物与炉渣容易分离,不需要使用价昂的试剂,原料中金和银的回收率高,总能耗低,最终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加上技术进步,SO2烟气的污染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故火法生产的铜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重上逐年提高,已达90%以上。
在铜冶金中,以硫化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火法炼铜为主的格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不会改变。随着自然界富集的硫化铜矿资源逐日减少,适于处理贫矿和难选复杂矿的湿法炼铜技术将会越来越会受到人们的重视。湿法炼铜的发展趋势是采用先进的浸出技术和富集技术,寻找高效价廉的浸出剂和富集剂,开发应用大型高效冶金设备以提高湿法炼铜的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炼铜原料
铜的地壳丰度为68×10-4%,海水含铜约3×10-7%。自然界发现的铜矿物约有165种,除少见的自然铜外,主要有原生硫化铜矿物和次要的次生氧化铜矿物(表3)。铜矿物中以黄铜矿为最多,约占铜矿的2/3。世界原生铜产量的90%左右来自硫化矿。硫化矿中铜的含量较低,典型的硫化铜矿含铜由0.5% (露天开采) 到1%~2% (坑下开采)。因此铜矿石必须经过破碎、浮选富集,产出含铜较高的精矿,才能作为冶炼原料。20世纪80年代用于炼铜的铜精矿90%以上粒度小于0.074mm,含铜在20%~30%之间,一般还含有数量与铜大抵相当的硫和铁。典型的铜精矿化学成分变动范围如表4。铜矿物常伴生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镍黄铁矿及含钴矿物,贵金属、稀有金属和半金属也是常见的伴生组分。在冶炼时,必须回收铜精矿中的有价组分,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也要注意利用铜精矿的巨大反应表面和熔炼反应热,以强化生产和节约能源。氧化铜矿难于选矿富集,一般用湿法冶金或其他方法处理。
由于铜的自然资源日渐匮乏,能源日趋紧张,并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成分、规格都比较均匀的工业杂铜的产量不断增加,杂铜已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铜资源。在工业发达国家,以它为原料的产铜量在铜的总产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再生铜产量占精铜总产量的23%,英国占52%,而法国高达58%。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废杂铜的再生和利用。
毒性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粉尘刺激眼睛,并引起角膜溃疡。生产人员要穿防护工作服,戴口罩、防尘眼镜,生产设备要密闭,车间通风良好,工作下班后要洗淋浴。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添加剂功能最大允许使用量(g/kg)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运动营养食品营养强化剂0.3-1.5mg
化学性质 
微红色有光泽具延展性的金属(面心立方晶系)。熔点1083.4℃。沸点2587℃。相对密度8.92。溶于硝酸,热浓硫酸,极缓慢溶于盐酸、氨水、稀硫酸,亦溶于醋酸和其他有机酸,不溶于冷水和热水。露置空气中变暗,在潮湿空气中表面逐渐形成绿色碱式碳酸盐。
用途 
为电子工业用材料,用作高纯分析试剂。
用途 
用于粉末冶金零件、金刚石锯片、摩擦材料、电碳制品和化工触媒等
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催化剂、还原剂
用途 
用作普通试剂、催化剂及还原剂
用途 
主要用于炼铜工业的原料
用途 
用作冶炼、电解铜的原料
用途 
主要用于制导电器材和合金(青铜、黄铜、白铜等)
用途 
用作教学试剂
生产方法 
电解法以金属铜为原料,溶解于浓硫酸。配成电解液组成为:含Cu52.3 g/L、H2SO4约200 g/L,电解液温度58.5℃,槽电压0.33 V,阴极电流密度1.82 A/cm2。经电解精炼,制得高纯铜粉成品。
类别
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腹腔-小鼠 LD50: 0.07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可燃, 火场排出含铜辛辣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低温, 通风, 干燥 ; 密闭封存
灭火剂
水, 二氧化碳, 干粉, 砂土
职业标准
TWA 1 毫克(铜)/立方米; STEL 2 毫克(铜)/立方米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
金属铜 亚硫酸钠 黄铜矿 硫酸铜五水合物 浓硫酸 硫酸铜
下游产品
硝酸铜 2-苯基-4-[3H]喹唑啉酮 4-乙酰基-2-氟联苯 4-(5-醛基吡啶-2-基)哌嗪-1-甲酸叔丁基酯 砷铜合金 氯苯扎利 硝酸铜 5-甲氧基水杨酸 还原黄G 4-乙基苯酚 马来酸二烯丙酯(Z)-2-丁烯二酸,二-2-丙烯基酯 甲基立枯磷 吡丙醚 对二硝基苯 2,4-二甲基喹啉 5-羟基香草醛 2-氨基-5-羟基苯甲酸 6-氨基-2-(2,4-二甲苯基)-1H-苯并[DE]异喹啉-1,3(2H)-二酮 丁烷四羧酸 吖啶酮 4-氯-2-苯基喹唑啉 马索罗酚 锂离子电池 2-氨基-Α-甲基-(1,1'-联苯)-4-乙腈 3-氨基-6-甲氧基哒嗪 YJ-8应变片用聚酰亚胺胶 4-碘苯酚 3-溴甲基苯 1,2-二硝基苯 2-溴甲苯 还原橙 11 3-甲基呋喃 (Z)-3,4,5,4',-四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N,N,N',N'-四苯基联苯胺 对碘苯氧乙酸
铜 试剂级价格
更新日期产品编号产品名称CAS编号包装价格
2015/12/3051008460铜粉7440-50-8500g105元
2015/12/3051008360铜箔 0.1*100mm7440-50-8250g57元
生产厂家      全球有 204家供应商        铜国内生产厂家
供应商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国家产品数优势度
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jkinfo@jkchemical.com;market3@jkchemical.com中国 96847 76
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86-(0)21-61259100(Shanghai) +86-(0)755-86170099(ShenZhen) +86-(0)10-59487313(Beijing)+86-(0)21-61259102(Shanghai) +86-(0)755-86170066(ShenZhen) +86-(0)10-88580358(Beijing)sh@meryer.com中国 40407 62
武汉易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86-21-50328103 * 801、802、803、804 Mobile:1893055203786-21-5032810967055399@qq.com中国 15983 69
阿法埃莎(中国)化学有限公司 400-610-6006; 021-67582000021-67582001/03/05saleschina@alfa-asia.com中国 30333 84
北京大田丰拓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13651141086; 86(10)60275028、6027582086 (10) 60270825dtftchem@sina.com中国 4703 62
北京华威锐科化工有限公司 4006990298 010-57411839 020-31335234 021-51691807010-87653215 0757-86311057 021-55236763sales@hwrkchemical.com中国 12649 55
安耐吉化学(Energy Chemical) 021-58432009 / 400-005-6266021-58436166-800info@energy-chemical.com中国 44198 61
北京偶合科技有限公司 +86-10-4006331231;+86-10-51280831;+86-10-82967028+86-10-82967029sales@ouhechem.com中国 10815 60
上海景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3817811078,021-5042603086-021-50426522,50426273sales@jingyan-chemical.com中国 10108 60
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 400-600-9262021-51701678mc@titansci.com中国 13697 59
凯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021-67220633 & 021-37212706+86-21-67220638chemfun@chemfun.net中国 21915 59
上海瀚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021-61521197,021-60496702,021-54302127,021-54306202,021-61525701,021-54308259+86-21-54291107jerry.ma@hanhonggroup.com中国 28730 64
西亚试剂 4008-626-111028-84752058sale@xiyashiji.com中国 9763 57
成都贝斯特试剂有限公司 028-85973071 028-85973075028-85973075service@best-reagent.com中国 9961 57
天津希恩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400 638 7771 sales@heowns.com中国 14552 57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86-21-6321012386-21-63290778 86-21-63218885sj_scrc@sinopharm.com中国 10006 79
北京研诺信诚化工有限公司 86-10-8283027686-10-82830276-1info@ynchemical.com中国 289 62
玛雅试剂 +86 (573) 82222445 (0)18006601000 QQ:452520369+86 (573) 82222643sales@maya-r.com中国 11859 57
斯百全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021-67601398-808021-57711696gduan@spectrumchina.net中国 9357 60
大连美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0411-66771943;0411-667719420411-66771945sales@meilune.com中国 5010 58
艾科试剂 4008-755-333 ; 028-86676798 ; 028-86757656 028-86757656aikeshiji@163.com中国 9909 55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800-810-5118+86-10-84193589cnchemical@thermofisher.com中国 17599 75
北京华美互利生物化工 010-56205725;010-86181995010-65763397waley188@sohu.com中国 12409 58
北京伊诺凯科技有限公司 400-810-7969 010-59572699010-59572688ningzi.li@inno-chem.com.cn中国 6219 55
CSR info@chinaskyrun.commanager@chinaskyrun.comsales@chinaskyrun.com中国 12226 58
上海健超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021-31252569;18016036736;qq 1849315414021-51632682lyh_antaeus@163.com中国 5010 55
麦卡希试剂 028-85632863 028-64559668 18048500443028-85632863 QQ: 2509670926micxysales@163.com中国 13240 58
九鼎化学(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400920919986-021-52271987sales@9dingchem.com中国 22684 55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21-20337333/400-620-6333021-50323701sale@aladdin-e.com中国 24330 65
滁州德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0550-35936070550-3160922deweichem@126.com中国 6686 56
上海倍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21-61119791/13386096464021-50190009bzswkf@foxmail.com中国 3993 50
上海宸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021-20917629 20965099 021-20960837market@aloespharm.com中国 945 55
北京环宇世纪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400-8706899400-8706899hysj_bj.com中国 3698 55
上海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86-021-54173791+86-021-54173790youchemicals@gmail.com中国 2924 55
上海将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021-61552785021-3512200667055399@qq.com中国 10030 55
郑州阿尔法化工有限公司 0371-53732842 159818119630371-862393771758257485@qq.com中国 963 56
成都化夏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北京公司(生产型企业) 028-84555305 84555175 13458535857028-8455550667055399@qq.com中国 10000 58
无锡中坤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629785,0510-66893528,0510-66892159,18051932136+86 0510-85625359saleschem@zhk-bio.com中国 18095 58
上海创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400 608 75984006087598-8012order@canspecsci.com中国 3878 56
上海德榜化工有限公司 021-61531158021-66315205910583793@qq.com中国 303 58
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021-51821861021-51821727sales@macklin.cn中国 9960 55
上海邦成化工有限公司 021-52696680021-69106780bangchem1@163.com中国 6344 60
杭州杰恒化工有限公司 +86-0571-87396432 87396430 sales@jhechem.com;+86-0571-87396431sales@jhechem.com;中国 14092 53
北京欣赛维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010-56218800 / 56218822010-65800839xinsavichem@163.com中国 4826 56
北京海力扬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010-56108838 56108878010-52283989holiyangchem@163.com中国 5782 56
上海有朋化工有限公司 021-69002118 ,69006118021-69005775youpengchem@163.com中国 5183 56
四川海诺威科技有限公司 028-83585580、83585582028-83585582hanovichem@163.com中国 5787 56
上海彤源化工有限公司 021-69182866 69186366021-69182022tongyuanchem@126.com中国 5184 58
上海凯赛化工有限公司 021-33516711 , 33516722021-33516776kaisaichem@163.com中国 5188 58
成都本土试剂 13096311329 028-88469284 qq:616445927028-88469284616445927@qq.com中国 2997 50
北京华扬致成科技有限公司 010-56276266 56279299010-52818131hanchochem@163.com中国 4665 50
上海蓝润化学有限公司 021-69515658 ; 69515628021-69515998longrunchem@163.com中国 4963 50
上海容立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021-69992230 / 69992220021-69992237roleadchem@163.com中国 4642 50
上海康拓化工有限公司 021-69185553 69185552021-69186006kangtuochem@163.com中国 5173 55
湖北巨胜科技有限公司 North:027-59599241,18871490274,QQ:1400878000 South:027-59531287,15727001360,QQ:1400878866℡ 027-83861211469501031@qq.com中国 10512 58
上海宝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21-62130998 baomanbio@163.com中国 5288 55
池州凯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xg01_gj@163.com-xg01_gj@163.com中国 9727 50
长沙晶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0731-82067109 188747185180731-85118349ma_haihong@sina.com中国 1597 50
Sigma-Aldrich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021-61415566 800-819-3336(Tel) 400-620-3333(Mobile)021-61415567orderCN@sial.com中国 7506 80
Forsman Scientific ( Beijing ) Co., Ltd. +86-10-52073907+86-10-52073967-810info@forsman.com.cn中国 110 58
成都京欣科技有限公司 028-85005529028-85005297kingsunkeji@163.com中国 5195 50
本土试剂 028-88469284 13096311329 18000562381028-88469284rzbtsj@163.com中国 10014 56
广州和为化工有限公司 +86-20-38056109 / 3892 1903+86-20-6261 9665sales@hwhg.com.cn中国 18473 55
 
7440-50-8, 铜 相关搜索:
黄铜 铜精矿 醋酸銅 硫酸铜五水合物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 氢氧化铜 土地和废水污染标准溶液1, SPECPURE|R 颜料蓝 15 阿尔新蓝 异氰酸叔丁酯 溴化亚铜 碘化亚铜 氯化亚铜 JM-21 多元素油基标准溶液, SPECPURE|R, 900^MG/G 5-苯基-1,3,4-恶二唑-2-硫醇
Metals Inorganics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CRMs) Labware Metal Tubing Analytical/Chromatography Elemental Analysis Spectroscopy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Reference/Calibration Standards Reactor Dosimetry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CRMs) Alphabetic Application CRMs C CO - CZ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CRMs) IRMM/BCR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Matrix CRMs Reactor Neutron Dosimetry Reactor Neutron Dosimetry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CRMs) CopperMaterials Science CopperPharmacopoeia (USP) Pharmacopoeia A-Z ACS GradeChemical Synthesis Essential Chemicals Routine Reagents 29: Cu Nanoparticles: Metals and Metal AlloysNanomaterials Materials Science Nanomaterials Nanopowders and Nanoparticle Dispersions Copper Metal and Ceramic Science CopperMetal and Ceramic Science Catalysis and Inorganic Chemistry Chemical Synthesis metal or element 制造用剂 镀膜材料 Cv电子工业用无机化工 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盐 重金属 催化和无机化学 其它试剂 粉体 金属精细化学品 常用分析试剂 通用试剂 其他生化试剂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Catalysis and Inorganic Chemistry Analytical Chromatography Product Catalog Analytical Reagents Analytical Standards EA - EO Elemental Analysis
Copyright 2016 © ChemicalBoo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