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返回ChemicalBook首页--->CAS数据库列表--->86479-06-3

86479-06-3

基本信息更多
【中文】

除虫脲
【英文名称】

1-[3,5-DICHLORO-4-(1,1,2,2-TETRAFLUOROETHOXY)PHENYL]3-(2,6-DIFLUORO-BENZOYL)UREA
3,5-dichloro-4-(1,1,2,2-tetrafluoroethoxy)phenyl isocyanate
CONSOL
CONSULT
CONSULT(R)
HEXAFLUMURON
N-[3,5-DICHLORO-4-(1,1,2,2-TETRAFLUOROETHOXY)PHENYLCARBAMOYL]-2,6-DIFLUOROBENZAMIDE
1-(3,5-dichloro-4-(1,1,2,2-tetrafluoroethoxy)phenyl)-3-(2,6-difluorobenzoyl)
6-difluoro-)-
ai3-29832
benzamide,n-(((3,5-dichloro-4-(1,1,2,2-tetrafluoroethoxy)phenyl)amino)carbonyl
hexafluoron
xrd473
hexaflumuron (bsi,iso)
DE-473
Hexafluron
N-(((3,5-dichloro-4-(1,1,2,2-tetrafluoroethoxy)phenyl)amino)carbonyl)-2,6-difluorobenzamide
Hexaflumuron E.C.
1-[3,5-dichloro-4-(1,1,2,2-tetrafluoroethoxy) phenyl]-3-(2,6-difuorobenzoyl) urea
Trueno
【CAS】

86479-06-3
【中文名称】

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异氰酸酯
氟铃脲
六福隆(氟羚尿)
1-[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
除虫脲
伏虫灵乳油
氟铃脲乳油
果蔬保
六伏隆
【分子式】

C16H8Cl2F6N2O3
【MDL 编号】

MFCD01743935
【分子量】

461.14
【MOL 文件】

86479-06-3.mol
【所属类别】

农药: 杀虫(螨)剂: 苯甲酰脲杀虫剂
物理化学性质回目录
【外观性状】

纯品为白色结晶。m.p.202~205℃(197~199℃),相对密度1.68,蒸气压0.059×10-3Pa(25℃)。溶解度为:甲醇11.3g/L、二甲苯5.2g/L,也能溶于丙酮、二氯甲烷,不溶于水。分配系数为48000。化学性质稳定。
【储存条件 】

0-6°C
应用领域回目录
【用途一】

可有效防治棉花、蔬菜、果树、林木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
【用途二】

属苯甲酰脲类杀虫剂,通过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而杀死害虫
【用途三】

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壳多糖形成,阻碍害虫正常蜕皮和变态,还能抑制害虫进食速度。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较广、击倒力强、速效等特点。可防治棉花、果树上的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兼有杀卵活性。尤其对棉铃虫等害虫效果很好,对螨无效。用于防治棉铃虫、红铃虫在卵孵盛期,幼虫蛀入蕾、铃之前,用5%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用途四】

氟铃脲是一种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广的特异性杀虫剂,可以用于蔬菜、棉花、果树、林木等多种作物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并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害虫具有良好效果,但对家蚕、鱼类等毒性大。
安全数据回目录
【危险品标志 】

N
【危险类别码 】

R50/53
【安全说明 】

S60-S61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3077
【RTECS 】

CV3800000
【危险等级】

9
【包装类别】

III
制备方法回目录
【方法一】

制备方法一
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与光气(或草酰氯)作用,使氨基转化为异氰酸基,制得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异氰酸酯,然后再与2,6-二氟苯甲酰胺(制备方法见氟啶脲)作用,合成氟铃脲。详见参考文献[3]。
制备方法二
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制备方法见氟啶脲和氟虫脲)与3,5-二氯-4-(1,1,1,2-甲氟乙氧基)苯胺于甲苯溶剂中回流反应1h,制得氟铃脲。
上下游产品信息回目录
【上游原料】

草酰氯-->光气(无法供)-->氟化钾-->环丁砜-->异氰酸苯酯-->氟啶脲-->氟虫脲-->2,6-二氟苯甲酰胺-->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氰酸-->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
常见问题列表回目录
【概述】

除虫脲又称伏虫脲、氟脲杀、敌灭灵(Dimilin),化学名称为1-(4-氯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是最早开发的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纯品为白色结晶,原粉为白色至黄色结晶粉末,工业品为米黄色到黄色结晶,密度1.56, 熔点210~230℃,蒸气压小于13.2μPa(50℃),25℃时在水中溶解度为0.1mg/L,丙酮中6.5g/L,易溶于极性溶剂如乙腈、二甲基砜, 也可溶于一般极性溶剂如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醇。在非极性溶剂中如乙醚、苯、石油醚等很少溶解。遇碱易分解、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稳定,对人、畜、鱼、蜜蜂等毒性较低,属于无毒极农药。对光比较稳定, 对热也比较稳定, 常温贮存稳定期至少两年。
除虫脲为苯甲酸基苯基脲类除虫剂,主要是胃毒和触杀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不能在蜕皮时形成新表皮,虫体畸形而死亡。杀死害虫的速度比较慢。适用作物:小麦、水稻、棉花、花生、甘蓝、柑橘、森林、苹果、梨、茶、桃等。有效地防治大田、蔬菜、果树和林区的粘虫、棉铃虫、棉红铃虫、菜青虫、苹果小卷蛾、墨西哥棉铃象、松异舟蛾、舞毒蛾、梨豆液蛾、木虱、桔芸锈蟥,残效12-15天。水面施药可防治蚊幼虫。也可用于防治家蝇、厩螫蝇。主要剂型:20%悬浮剂;5%、25%可湿性粉剂;5%乳油。
【除虫脲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1,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在幼虫发生初期,每亩用20%悬浮剂15-20克,兑水喷雾。也可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混用,以扩大防治效果。
2,防治斜纹夜蛾,在产卵高峰期或孵化期,用20%悬浮剂400-500ppm的药液喷雾,可杀死幼虫,并有杀卵作用。
3,防治甜菜夜蛾,在幼虫初期用20%悬浮剂:100ppm喷雾。喷洒要力争均匀、周到,否则防效差。
注意事项
1,施药宜早,掌握在幼虫低龄期为好;在幼虫高龄期施药效果差,应增加用药量。
2,贮存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胶悬剂如有沉淀,用前摇均匀再配药。
3,家蚕养殖区施用本品应慎重。
【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 LD50>5000mg/kg,小鼠 LD50>2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 LD50>2000mg/kg(>5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 LC50>2.5mg/L (4h)。大鼠2年喂养无作用剂量为每天75mg/kg,狗1年喂养无作用剂量为每天0.5mg/kg。皮肤致敏试验阴性。动物试验未见致畸、致突变作用。虹鳟鱼LC50>32×10-9 (96h)。蜜蜂经口LD50为0.1mg/只;对家蚕、鱼类毒性大。
农药中毒急救措施回目录
【中毒症状】

对眼睛皮肤有轻微刺激,无人体中毒报道。
【急救治疗】

尚无专门解毒药,可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

[1]使用时喷洒均匀周到。 [2]田间作物虫、螨并发时,应加杀螨剂使用。 [3]不要在桑园。鱼塘等地及其附近使用。 [4]防治叶面害虫宜在低龄(1-2龄〕幼虫盛发期施药,防治钻蛀性害虫宜在卵孵盛期施药
知名试剂公司产品信息回目录
【Sigma Aldrich】

86479-06-3(sigmaaldrich)
"86479-06-3" 相关产品信息
35367-38-5 5930-28-9 713-62-2 86479-06-3 100-63-0 5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