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返回ChemicalBook首页--->CAS数据库列表--->70288-86-7

70288-86-7

基本信息更多
【中文】

依维菌素
【英文名称】

22,23-DIHYDROAVERMECTIN B1
22,23-DIHYDROAVERMECTINE
CARDOMEC
EQVALEN
heartgard-30
IVERMECTIN
IVERMECTINE
IVOMEC
hyvermectin
mk-0933
mk933
IVERMECTIN HCL
Ivermectin EP2000
IVERMECTIN NOT LESS THAN 93.0% OF 22,23-DIHY- DROAVERMECTIN B1A, AND NOT LESS THAN 97.0% OF 22,23-DIHY-DROAVERMECTIN B1(B1A+B1B)
IVERMECTIN EP(CRM STANDARD)
IVERMECTIN USP(CRM STANDARD)
IvermectineEp2000
IVERMECTINE(PATENT-NOSUPPLY)
22,23-Dihydro C-076B1
Ivosint
【CAS】

70288-86-7
【中文名称】

依维菌素
伊维菌素
伊维茵素
22,23-二氢阿巴美丁
【EINECS 编号】

274-536-0
【分子式】

C48H74O14
【MDL 编号】

MFCD00869511
【分子量】

875.09
【MOL 文件】

70288-86-7.mol
物理化学性质回目录
【外观性状】

伊维菌素含至少80%的22,23-dihydroavermectin B1a。和不多于20%的22,23-dihydroavermectin B1b。类白色粉末。[α]D+71.5°±3°(C=0.755,氯仿)。UV最大吸收(甲醇):238,245 nm(ε27100,30100)。水中溶解度约4μg/ml。极易溶于甲基乙基酮、丙二醇或聚丙二醇,不溶于饱和碳氢化物,如环己烷。
B1a:[71827-03-7]。从乙醇-水结晶,熔点155~157℃。
【储存条件 】

2-8°C
【溶解度 】

H2O: ≤1.0% KF
应用领域回目录
【用途一】

对治疗和控制盘尼丝虫病有效,不良反应低于乙胺嗪。
【用途二】

抗寄生虫病药。
【用途三】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 of α7 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lso modulates glutamate-GABA-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s.
安全数据回目录
【危险品标志 】

T,Xn
【危险类别码 】

61-25-36-36/38-22
【安全说明 】

53-26-45-36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2811 6.1/PG 2
【WGK Germany 】

3
【危险等级】

6.1(a)
【包装类别】

II
制备方法回目录
【方法一】

由相应的化合物(I)在苯中,三(三苯基膦)铑氯化物催化下,在室温下常压氢化而得。
上下游产品信息回目录
【上游原料】

三苯基膦-->甲酰胺-->氯化物
常见问题列表回目录
【伊维菌素中毒】

伊维菌素又叫害获灭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螨虫病的药物。但过量后常会出现中毒。中毒的症状呕吐呼吸加快 四肢无力麻痹 心衰死亡
解救:很简单口服绿豆甘草解毒饮并点滴10%葡糖必要时可以注射地塞米松
【伊维菌素作用】

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溶于甲醇、酯和芳香烃中,不溶于水。伊维菌素英文名:Ivermectin,为抗生素类药物,对线虫、昆虫和螨虫均有驱杀活性,用伊维菌素制成的针剂、片剂主要用于治疗家畜的胃肠线虫病、牛皮蝇蛆、纹皮蝇蛆、羊鼻蝇蛆和猪、羊疥螨病。此外,伊维菌素还可用于治疗家禽体内寄生线虫(如蛔虫、肺线虫等)。亦可制成农用杀虫、杀螨剂,用于杀灭广泛寄生于植物上的螨类、小菜蛾、菜青虫、潜叶蝇、木虱、线虫等。该药突出特点是:副作用轻,一次用药同时驱杀体内和体外多种寄生虫。
【植物性农药伊维菌素】

伊维菌素是以牛心朴子、苦豆草等多种植物及中草药粉碎、溶解、添加助剂和渗透剂配置加工而成的植物源农药。作用机理是以触杀作用为主,胃毒作用为辅,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可用于防治各类蚜虫及食叶害虫,对水稀释1000~2000倍喷雾,防治效果在98%以上。该药属于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和环境不构成危害的新一代植物杀虫剂。
它的杀虫作用机理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灭幼脲类主要是胃毒剂,但也能侵入昆虫表皮发生作用。防治食叶害虫具有作用机制特殊、防治效果好、残效期长、防治成本低、耐雨水冲淋、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植物、人畜、天敌及环境安全等优点。
【伊维菌素说明书】

[药理作用]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其确切机制未明。本品可能作为神经递质γ-酪氨酸(GABA)的激动剂,破坏 GABA-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突触传递过程,导致虫体神经系麻痹而死亡。本品对成虫虽无作用,但可影响盘尾丝虫微丝蚴在雌虫子宫内的正常发育,并抑制其从孕虫宫内释放,伊维菌素对微丝蚴的作用较乙胺嗪缓慢而持久。能迅速减少患者皮肤内的微丝蚴数,但对患者角膜和眼前房内的微蚴作用较缓慢,该部位的微蚴数下降相当慢。
[药动学]口服后血药浓度于 4小时达峰值,T1/2为 10小时。动物实验显示仅口服剂量的 l~2%以原形药出现于尿中,余从粪中排出。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药物浓度甚高,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哺乳动物含 GABA的神经细胞中药物浓度甚低,故服药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罕见。
[适应症]为治疗盘尾丝虫病的主要药物。
[用法用量]口服。餐前 1小时服。 治疗盘尾丝虫病常用量:一次按体重 0.15— 0.2mg/kg,每 6一 12个月 1次,视症状和微丝蚴重现时间而定。可防止眼部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多为微丝蚴所致),但因本品不能杀死成虫,故不能根治。
[制剂与规格]伊维菌素片6mg
[不良反应]
未感染的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对本品耐受良好。动物给予大剂量后可出现嗜睡、运动失调、瞳孔放大、震颤等反应,剂量过大时可致死亡。盘尾丝虫病患者用药后副作用短暂而轻微,多限于皮疹或瘙痒(皮内微丝蚴死亡所致)、淋巴结病变(肿痛,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罕见头晕、体位性低血压(昏撅)、发热、头痛、关节酸痛、乏力等。眼部病变未见加剧。偶见心电图改变,其意义不明。无致癌、致畸作用。盘尾丝虫病患者用药后副作用短暂而轻微,多限于皮疹或瘙痒(皮内微丝蚴死亡所致)、淋巴结病变(肿痛,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罕见头晕、体位性低血压(昏厥)、头痛、关节酸痛、乏力等。眼部病变未见加剧。偶见心电图改变,其意义不明。无致癌、致畸作用。
农药中毒急救措施回目录
【急救治疗】

用麻黄素解毒
"70288-86-7" 相关产品信息
2999-46-4 39687-95-1 645-96-5 2769-64-4 14542-93-9 36635-61-7 7188-38-7 7028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