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胭脂树橙

胭脂树橙 更多供应商
公司名称: 斯百全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21-67601398-808
产品介绍: 英文名称:Natural Orange 4
CAS:1393-63-1
包装信息:25GM 备注:N1480
公司名称: 北京华美互利生物化工
联系电话: 010-56205725;010-86181995
产品介绍: 中文名称:胭脂树橙 (CI 75120)
英文名称:ANNATTO
CAS:1393-63-1
纯度:99% 包装信息:25kg
公司名称: Alfa Chemistry
联系电话: 1-201-478-8534
产品介绍: 英文名称:Annatto
CAS:1393-63-1
胭脂树橙
鉴别试验 含量分析 毒性 使用限量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中文名称:胭脂树橙
中文同义词:胭脂树橙提取物;胭脂橙红提取物;胭脂树橙;胭脂树橙 (CI 75120)
英文名称:Annatto
英文同义词:ANNATTO;ANNATTO PIGMENT;CI 75120;C.I. Natural Orange 4;ANNATTOEXTRACTS;ANNATTO(SOLVENT-EXTRACTED);Annatto extract;ANNATO OIL BIXA ORELLANA SEED OIL
CAS号:1393-63-1
分子式:
分子量:0
EINECS号:215-735-4
相关类别: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着色剂);食用色素与护色剂
胭脂树橙 性质
EPA化学物质信息C.I. Natural Orange 4(1393-63-1)
胭脂树橙 用途与合成方法
鉴别试验
溶解性按OT-42方法测定。
用油萃取者,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用碱液萃取者,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用有机溶剂萃取者,红木素制剂溶于乙醇和丙酮,降红木素制剂溶于水和稀碱液。
紫外/可见光吸收(GT029)
用油萃取者,用丙酮稀释后,其最大吸收波长约在439、470、501nm。
用碱液萃取者,用水稀释后,其最大吸收波长约在451~455nm和480~484nm。
用有机溶剂萃取的红木素制剂,其丙酮稀释液的最大吸收波长约502nm。用有机溶剂萃取的降红木素制剂,其0.1mol/L氢氧化钾稀释液的最大吸收波长约为482nm。
柱色谱法和卡尔一普莱斯(Carr-Price)三氯化锑反府
油溶性胭脂树橙将足量的试样溶于甲苯,以配制与0.1%重铬酸钾溶液颜色相同的液体。在氧化铝柱(7mm×200mm玻璃管,用玻璃棉塞住,装80~200目氧化铝的甲苯浆至2/3,流出率约30滴/min)的顶部加3ml该溶液后,用甲苯缓慢洗脱至洗出液呈淡黄色。胭脂树橙非常强烈地吸收在氧化铝表面,并形成光亮的橙一红区(与藏花酸不同)。极浅的黄色区通常极其迅速地通过柱,经用甲苯洗涤而消去。用预先在碳酸钾上干燥过的丙酮将柱洗三次以置换柱中的甲苯,每次10ml。在柱的顶部加三氯化锑试液(TS-33)5ml。并回倒人柱一次。原来在柱顶部的橙红区(红木素)立即变为蓝一绿色(与藏花酸区别)。
水溶性胭脂树橙 取试样2ml或2g放人50m1分液漏斗中。加足够的2tool/L硫酸至呈强酸性(pHl~2)。降胭脂树素分离成红色沉淀。加50ml甲苯后剧烈摇动。分层后弃去水层,用水洗涤甲苯相直至酸反应消失。将降红木素离心分离10min(2500r/min)。轻轻倒出澄清的降胭脂树素溶液后在无水硫酸钠上干燥。在同上氧化铝柱的顶部加3~5ml此溶液。降红木素在柱的表层生成橙红色区,并显示与胭脂树橙相同的卡尔一普莱斯反应(三氯化锑反应)。
含量分析
油溶性胭脂树橙 精确称取试样0.1g至lg,移人100ml容量瓶中,溶于氯仿,并用氯仿定容后混匀。取此溶液1ml,移人另一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100ml。测此溶液在470nm波长处的吸光度A。
水溶性胭脂树橙 精确称取试样0.1g,加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100ml后,剧烈摇动。取此溶液1ml,移入分液漏斗,加10%氯化钠溶液10ml和水至50ml后,加2ml稀硫酸试液(TS-241)。每次用10ml苯连续萃取此溶液,直至苯萃取液无色为止。合并苯萃取液,每次用5ml水洗涤三次后放置,分去水层。将苯萃取液移入另一分液漏斗,每次用2ml苯洗涤水层,并将这些洗液并入苯萃取液。将相等体积的石油醚加入苯萃取液,混匀,每次用5ml的0.01mol/L氢氧化钠试液连续萃取至氢氧化钠溶液呈无色为止。合并萃取液,加0.01mol/L氢氧化钠至100ml。测定在453nm波长处的吸光度A。
毒性ADI 0.065mg//kg(以红木素计;FAO/WHO,2001)。
LD50>35ml/kg(FAO/WHO,1975)。用降红木素的1%水溶液对大鼠进行急性中毒试验,摄食45ml/kg以上无死亡例。用含0.2%及2.6%红木素的玉米油萃取液及含0.2%的降红木素的碱萃取液,饲养大鼠三代无致畸、代谢障碍及慢性中毒等异常。
使用限量
GB 2760 2002(g/kg):人造奶油0.05;糕点0.015;软饮料、肉汤,0.02;香肠、西式火腿、巧克力,0.025;复合调味料0.1;油炸薯片0.01;重制干酪0.6;膨化类即食早餐谷类食品0.07。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添加剂功能最大允许使用量(g/kg)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胭脂树橙果冻着色剂0.6
胭脂树橙果酱着色剂0.6
胭脂树橙冷冻饮品(除外食用冰)着色剂0.6
胭脂树橙焙烤食品着色剂0.6
化学性质 由胭脂树(Bixa orellana,亦称红木,主要生长于巴西、厄瓜多尔、牙买加、西印度群岛等地)种子表皮用食用级萃取溶剂提取而得的一种食用天然黄橙色素。因制法不同有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种。
水溶性胭脂树橙系红至褐色液体、块状物、粉末或糊状物。略有异臭。主要色素成分为红木素水解产物降红木素的钠或钾盐。染色性非常好,对漂白剂的抵抗能力较强。受阳光照射则分解褪色。溶于水(钠盐为3.0g/100ml;钾盐为5.6g/100m1),水溶液为橙至黄色,呈碱性。微溶于乙醇。不溶于酸性溶液,遇酸成酸性后沉淀。
降红木素(norbixin)C24H28O4=380.48有两种.
油溶性胭脂树橙系红至褐色溶液或悬浮液。主要色素成分为红木素,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同时存在,但也可有少量降红木素存在。红木素为橙紫色晶体,熔点(分解)217℃。溶于碱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不溶解,形成沉淀。溶于动植物油脂、丙二醇、丙酮,不溶于水。不易氧化。
红木素(bixin) C25H30O4=394.5,也有二种:
用途 食用黄橙色色素。供西式甜点、冰激凌、奶油、人造奶油、油脂、玉米片、起酥油、调味色拉油、面包、通心面、糕点类、饮料、洋火腿、香肠、干酪等用。与焦油系色素共用于维也纳式香肠(单独使用易褪色)。水溶性制品无使用限量,pH值7以下时降红木素会凝聚,应于pH值为8.0左右使用。
生产方法 
油溶性胭脂树橙系用食品级植物油萃取种子表皮而得。或用有机溶剂(按FAO/WHO规定,限用丙酮、二氯甲烷、乙醇、正己烷、甲醇、或二氧化碳)萃取种子表皮,再除去溶剂后,用食品级植物油稀释。
水溶性制品系用碱类(氢氧化钠或钾)水溶液萃取种子表皮而得,或用有机溶剂(同上)萃取种子表皮,除去溶剂后在碱类(同上)水溶液中水解而得。经喷雾干燥则得粉末制品。
安全信息
"胭脂树橙" 相关产品信息
红木(BIXA ORELLANA)提取物 异氰基乙酸乙酯 异氰酸叔丁酯 三(2,2,6,6-四甲基-3,5-庚二酸)铕 2,2,6,6-四甲基-3,5-庚烷二酸镝 苄异腈 5-苯基-1,3,4-恶二唑-2-硫醇 1,1.3,3-三甲基丙烯酸 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 乙酰丙酮银 异腈基乙酸甲酯 乙酰丙酮钴水合物 双水杨酰胺乙基钴 异腈基正丁烷 乙二胺氯化铂 三乙酰丙酮铁 乙酰丙酮酸铜 乙酰丙酮铬盐